近日,臨滄市中醫醫院外一科獨立成功完成人工陶瓷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該術式標志著我院外科整體技術水平又一次取得突破。
段先生,男,56歲,髖部疼痛多年,伴活動受限,曾于多家醫院保守治療,效果不滿意,近期疼痛明顯加重,出現跛行,雙下肢不等長,左下肢短縮約3CM,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遂就診于我院,入院后診斷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在外一科楊金雷主任帶領下,組織科內技術骨干進行討論,迅速完善相關檢查,從患者影像學資料顯示:患者股骨頭壞死嚴重,股骨頭塌陷變扁,關節炎等表現,手術指征明確,無手術禁忌,需要做髖關節置換術方可解決疼痛,重建下肢等長,正常行走,在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并取得同意后,段先生一家要求手術治療。
3月26日上午九點,由段偉杰醫生主刀,在外一科團隊的集體協作下,成功為該患者實施了“左側人工全髖關節(陶瓷對陶瓷)置換術”,手術順利,術后患者疼痛消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快,術后第1天患者下地活動,實現了快速康復,讓患者獲得滿意療效。
段先生一家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同時夸贊了我院外一科的醫療、護理服務水平精湛細微,對楊金雷主任、段偉杰醫生及外一科全體醫護人員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股骨頭壞死又稱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壞了股骨頭的血液供應,導致骨細胞及骨髓成分壞死,繼而又自行修復,最終造成股骨頭結構改變、塌陷、關節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該病屬于中醫學中“骨痹”“骨蝕““骨痿”等疾病的范疇,該病是骨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亦是當代骨科治療難點之,現代醫學對該病的治療缺少明確有效的方法,但中醫學對該病的治療卻有獨特的優勢,在治療上西方醫學對本病早期無特殊治療方法,晚期也僅能通過手術治療來緩解疾病發展,最終不可避免地行人工天節置換。
中醫對股骨頭壞死的認識,股骨頭壞死的發生是由于機體肝腎虧損,氣血兩虛,繼而產生痰、濕、瘀等有形產物阻滯筋脈,最終導致氣滯血瘀、氣血虧虛股骨頭失養而壞死。先天腎氣不足,后天失于濡養,以及外傷、勞累、失治、誤治等均可成為股骨頭壞死發生的病因,而究其根本是人體陰陽失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故在治療本病時應注意活血化瘀。另有學者指出先天氣血虧虛、脾腎陽虛或氣滯血瘀、水濕痰凝及后天失養、感受外邪均可成為本病病因。從五臟入手分析其病因,股骨頭壞死的發生與腎、肝、脾三臟尤為密切,腎主骨生髓,腎病則致骨髓失養、骨病筋傷;肝藏血主疏泄,且與腎同源,肝病可致氣血運行不暢,骨因缺血而壞死;脾則為后天之本,脾病則氣血生化無源,骨失濡養而病變。總而言之股骨頭壞死的中醫病因不外乎“氣滯血瘀”“肝腎虧虛”“正虛邪侵”幾個方面,因此在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上應積極把握病因辨證施治,同時治療上需要采用多模式的治療,如:中西醫及佤醫藥結合治療、內外治結合。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廣大晚期髖關節疾病(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髖臼發育不良晚期骨關節炎,髖關節骨關節炎晚期,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及老年頭下型股骨頸骨折等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帶給患者滿意的髖關節功能,是20世紀最成功的骨科手術之一。髖關節置換術是用人造髖關節置換所有或部分髖關節以重建關節運動功能的一種修復手術,患者能夠早期下床活動,住院時間短,可以很快的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患者術后第1天能自行下床行走,無不良反應,得到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佤醫藥對股骨頭壞死的認識也是有著很長的歷史,佤醫藥對股骨頭壞死在病因病機的認識方面與中醫藥有非常大的相似之處(在此不做贅述),佤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對股骨頭壞死總結出了一些特殊的治療方法,如:“摸你黑療法”、“花椒針療法”;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如:小紅參、飛龍掌血、通光散等等。
自去年以來,我院不斷加強專科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在骨科骨病診治方面也更上了一個新臺階,為患者就近治療提供了方便,節約了費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臨滄市中醫醫院外一科是集神外、骨科、眼科、整形美容等專業的綜合科室,引進高層次人才,在唐貞力院長、楊金雷主任領導下,在科室團隊的精誠協作及“五心(愛心、真心、細心、耐心與責任心)”服務下,成功救治了多例疑難復雜病患,神經系統畸形、腦腫瘤、脊柱腫瘤、重型顱腦外傷、多發傷等急危重癥的救治水平極高,常規開展髖膝關節置換術,微創腰椎間盤突出鏡下摘除術,膝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及韌帶重建等高難度手術。臨滄市中醫醫院外一科在治療疑難、急危重癥方面創造并提供了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中西醫協同,開創了臨滄市中醫醫院治療疑難、危重患者的新篇章、新路程。